孔子和释迦牟尼的学说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1、无所不能涵盖。看看华人的姓名占有极大比例都渗透着儒学的影响,可以想见孔子的思想已渗透到整个华人大族群的血液之中。至于佛教,从佛学角度说它有博大深邃的一面,也有虚无空泛的一面,这就造成了绝大部分人除了念“阿弥陀佛”、相信轮回报应而很难对大众的生活行为发生切实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2、释迦牟尼的佛教之说,可以说是消极的人生,是对人性的泯灭,是魔鬼地狱之说。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人们都信佛教,都出家修行,不出一百年,地球人类就会自然而然地消亡,因为人类已不再繁殖。细想一下,是多么的可怕和恐怖。
3、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今天仍然能够熠熠生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进程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对外传播。古今中外有三大思想家: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这三个人谁最伟大呢?我觉得论三个人谁对今天的中国影响最大,应该是孔子。
5、释迦牟尼参悟得道后,开始宣扬自己的学说,普度众生。他悟道时35岁,在随后的50年里,他一直在北印度宣扬佛教,信徒越来越多。他悟道的菩提树后来成为民间顶礼膜拜之地,以后又成为著名的朝觐中心,从树上砍下的枝条随着佛教的传播种植到东、西亚各国,其中也包括中国。
孔子和庄子说的“道”有哪些异同
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2、关于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老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和“德”。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行的法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在《道德经》中,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阐述了万物相生相克的辩证法。
3、孔子主张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老子主张无为。他们观点主张不一样。
4、孟子 孟子是我国战国中期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1)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2)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5、而释迦牟尼是佛教(佛家)的创始人。是印度人。从时间上看,释迦摩尼最早,(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老子和孔子基本上可以算做同代人(老子的年龄大于孔子)。而庄子则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人,时间最晚(约前369年—前286年)。
6、《庄子》与《孟子》的文学思想观点之异同 (一)相同 《庄子》与《孟子》作为继承道家老子与儒家孔子理论的代表者,在汲取前人思想精髓的同时有所开创,二者均是将放诸于外在的视野向回收,更加关注于人的自身。比如老子理论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西游记》第二回的读后感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悟空。我最喜欢孙悟空的勇敢精神,他天不怕地不怕,两次大闹天宫,反抗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的统治;成为唐僧的徒弟后,他勇敢善战,对师傅忠心耿耿,没有他一路铲除妖魔,一次次的解救唐僧,唐僧是很难走完漫长的取经路。
《西游记》1-5回读后感150字:◆第一回:悟空为了成仙、长生不老,坚持不懈,寻找神仙。生活中,只要我们有目标,并向着目标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勃朗宁说过:“雄心壮志士茫茫黑夜里的北斗星。”这就说明了目标的重要性。
还有沙河尚,对待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任劳任怨,诚恳老实,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但是,我觉得做事的时候还是要讲究一点方法和灵活性。在《西游记》中,最讨厌的是猪八戒,他的懒惰,他对任何事情都草草了事,没有半点耐心,这是我们对待学习的第一禁忌。
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是《西游记》的第二回。读后感:原著说到,孙悟空没有一把比较好的武器。经打听后知道东海龙王那里有很多很好的武器。悟空立刻来到东海龙宫,给老龙王敖广讲明了来这儿的目的。
孔子的故事
1、有关孔子的小故事(精选17篇) 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孔子的小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你听好了,”孔子问:“父母与夫妻熟亲?”孔子的主要成就有:道德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史学思想、旅游观念、人生观念。。(孔子的十二个著名故事)。
3、孔子东游,见田里放着农具,却不见农夫,便拾起锄头,围着一颗秧苗,费力的锄了起来。 不一会儿,农夫回来了,一见大怒,愤愤的说:“你为什么锄我的秧苗?”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着秧苗说:“你看,我锄的明明是草啊。
4、于是,孔子不断深入,从会弹,到掌握技巧,又进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进而,再去领会曲子所描述的人物。看到孔子如此专心一致、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与那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时,真是让我们深受感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深入其中。
转载请注明:云顶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感悟评价 » 去圣乃得真孔子的感受,去圣乃是真孔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